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55秒。
本轮疫情发生后,
我省已经组织多支队伍分别支援黑河、
哈尔滨等多地,
开展核酸采集检测任务。
几乎每天都有队伍从各自单位出发,
奔赴抗疫现场。
哈医大四院支援龙江实验室检测医疗队11月1日集结出发。由于检测精准、快捷,在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哈医大四院呼吸科一病房护士孔令霞我们一直在支援打疫苗、采核酸,一直是这样的,这次接到任务依然支持工作。
哈医大四院院长徐万海团队中有去过巴彦县的,有去过望奎的,还有去过武汉的,这些队伍是有经验的,是有体力的,是战之能胜的。
黑河疫情发生后,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省医院、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中医大二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分别分批次组成核酸采集、检测队伍,前往黑河一线。以哈医大一院为例,几十名医护人员刚刚结束巴彦抗疫隔离休养期,就再次白衣披甲,集结出征。
既有走出去,还有引进来。我省首批两台车载天眼CT,11月1日落户省传染病防治院、医院,医院外也能做肺CT检查。
联影客车车载天眼CT工作人员杨森天眼摄像头,全身进行一个生理解剖定位点的寻找,可以让医生不需要进入这个房间,就可以完成整个的扫描,我们从源头上切断了医患感染的风险。
从外观看,这就是普通的大客车,但是走进来,这就是一台可以移动的CT检测室。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CT室主任林伟有的人反复查了好多遍核酸检测,但都是阴性,这时候就要辅助CT检查,就能够有效地早期地发现新冠肺炎。尤其这两年疫情各方面原因,这些人群不能集体检查,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车载CT方便的优势,开到学校、养老院,开进去然后进行检查,非常方便了。
这两天,
哈尔滨启动了全民核酸检测,
为了加快检测速度,
在哈尔滨市宣信街和十字街交口,
一辆公交车加入了检测的队伍中。
公交“客串”检测点
方便居民来检测
任怀礼是哈尔滨市14路公交车的驾驶员。11月1日,他把公交车停在了宣信街和十字街的交叉口。
哈尔滨市14路公交车驾驶员任怀礼就是为了大伙做核酸,完了我们出个车,到这里提供一个临时场所。
任怀礼说,哈尔滨市南岗区芦家街道小文昌社区的工作人员向他们公司提出借用一台公交车的请求,他们在保障线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特意抽调一台公交车给社区使用。
哈尔滨市南岗区芦家街道小文昌社区党委书记张志君我们这边有早市,然后老年人比较多,还有一些孩子比较多,就临时设置的一个临时检测点。(记者:目的就是为了方便附近的居民,过来检测是吗?)对。
文昌社区面积比较大,居民也比较多,为了方便辖区居民检测,也是为了防止大家过度聚集,这里设置了两个检测点,方便居民就近检测。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七政街道焊接社区的一处检测点内,前来检测的居民也排起长队,可能是等待的时间有些长,有些居民原地做起了运动。
检测点人比较多,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组织下,大家的间隔都在一米以上,现场秩序井然,检测工作高效顺畅。
在这个检测点不远处,有一个单独的地方,来这里检测的居民都是特殊人群。
检测现场这个是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和适龄儿童,小孩的,属于绿色通道。
核酸检测既要快,又要照顾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这给社区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哈尔滨市南岗区七政街道焊接社区书记关辉我们这有四千多户,然后人数是一万多人,这个压力相当大,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家共同努力吧,一定战胜这次疫情,我们有信心。
同心抗疫,致敬所有一线抗疫工作者!没有谁是天生的“超级英雄”,只有一群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感谢你们!重点推荐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新闻夜航》-
商务合作:
记者:庄熙、赵亮
编辑:张铭
主编:黄夏博
审核:刘兵
统筹、监制:沈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