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巴彦淖尔独有的数字,你一定要知道!
(摄影高明志)
巴彦淖尔有多大?
6.5万平方公里
(摄影乌日更)
巴彦淖尔国境线有多长?
.89公里
(摄影杨继科)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有多长?
公里
(摄影张蒙)
巴彦淖尔有多少湖泊?
多个
(摄影张蒙)
阴山经过巴彦淖尔多少公里?
公里
(摄影高明志)
河套灌区的灌溉水系有多少?
灌水系统七级渠全长公里
排水系统七级沟公里
(摄影苗增泰)
河套灌区有多少耕地?
万亩
(摄影张蒙)除了以上数字这些巴彦淖尔人必知的常识虽然常常挂在嘴上但具体是哪些你都知道吗?
巴彦淖尔有中国绝无仅有的地形:
一山两原
一山是改变世界历史格局的阴山(摄影高明志)两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乌拉特草原(摄影
其格楚海)和“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河套平原(摄影
徐自宏)
巴彦淖尔有黄河至北点
黄河的纬度 点:北纬42°52′24″,东经°53′55″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摄影罗跃忠)这里正在五原县套海镇境内(黄河至北碑旁边,是黄河水溢出形成的小水滩)(摄影
苗增泰)从这里开始黄河一路向东南奔流(摄影
苗增泰)
巴彦淖尔有中国最年轻最湿润的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紧临黄河(摄影黄洪峰)大量黄河水渗入沙漠形成地下渗流逐年抬高的黄河河床也不断提高乌兰布和的地下水位众多地下水出露(摄影
陈健)加上寒冷的冬季时有降雪(摄影
陈健)乌兰布和沙漠中的湖泊多达多个
天鹅湖(摄影
邢皓)
奈伦湖(摄影
邢皓)
无名湿地(摄影
邢皓)
金马湖(摄影包群力)
巴彦淖尔有地球同一纬度 的湿地: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面积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市七个旗县区城区面积总和的两倍都多(摄影杨文致)拥有庞大面积的乌梁素海(摄影
高向龙)湖中鱼类众多许多水生物种在此安然生存和繁衍
(春天,摄影师拍到的乌梁素海鲤鱼摆籽)
(摄影罗跃忠)它是多种候鸟的理想家园(摄影
杨文致)是有名的“疣鼻天鹅之乡”(摄影
罗跃忠)每年有万只鸟类在此度夏(摄像
罗跃忠)
巴彦淖尔有内蒙古西部 的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新构造运动导致三湖河平原以北形成了断层地貌(摄影罗跃忠)而黄河改道造就的乌梁素海使乌拉山周边气候湿润一改阴山进入巴彦淖尔以来的干旱状况乌拉山云海(摄影
高向龙)远远看去乌拉山峰峦叠嶂林木绿波如海景色十分秀丽(摄影
罗跃忠)
巴彦淖尔有“万里黄河 闸”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亚洲 的、也是黄河上 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一路怒吼的黄河之水到此放缓流速并因此恩泽百万人(摄影张桂林)从三盛公南望黄河如一面平镜镶嵌在两岸绿树中让人怀疑这不是黄河而是一面湖水(摄影
杨文致)转过身北望闸下公路大桥如黄龙卧波桥下则是河水翻腾咆哮一直往北而去(摄影
杨文致)向右看闸右是鄂尔多斯高原将一片广袤呈现于黄河视线内向左看闸左水利发电站气势雄浑蔚为壮观可谓“万里黄河,仅此一景”(摄影
杨文致)
巴彦淖尔有亚洲 的
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一首制自流引水灌溉造就了灌溉面积与四川天府之国都江堰灌区几乎同样大的河套灌区(摄影徐自宏)万亩水浇田令富足的河套美名四播这是北方干旱地区的神话(摄影
张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在这里成为现实(摄影
张蒙)
巴彦淖尔有中国面积 的
向日葵种植带
巴彦淖尔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多万亩占到全国向日葵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摄影冯光)全国70%以上的向日葵从这里集散(摄影
李春平)因种植面积大巴彦淖尔的向日葵俨然已成文化:古郡五原被公认为“葵花之乡”(摄影
寇新焕)隆兴昌镇有全国 的“葵花雕塑”(摄影
苗增泰)年8月还举办了“河套向日葵旅游文化节”(摄影
高晓龙)
巴彦淖尔是中国恐龙的故乡
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是白垩纪恐龙化石的最主要产地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遗址(摄影陈健)早在18亿至6亿年前这里就有了生命的纪录这里发现的恐龙化石约占内蒙古发现恐龙化石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专家考证,这些山体上隐约露出的圆形石头,很可能是恐龙蛋化石)
(摄影张和平)
巴彦淖尔有我国分布最广泛、
内容最多样、艺术最精湛的岩画
在巴彦淖尔境内东西公里、南北40至70公里的的阴山中从磴口到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发现并记录着多个岩画分布群约5万幅画面(摄影陈健)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堪称“古代北方各民族文明历程的千里画廊”(摄影
包永利)
巴彦淖尔有中国最北的长城:
秦汉长城
小佘太秦长城东起乌拉特前旗小佘太西至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摄影段忆河)烽燧间隔百米分布全长公里(摄影
张临芳)这段长城遗址是秦始皇33年大将蒙恬所建(摄影
罗跃忠)
巴彦淖尔有昭君出塞的“塞”
鸡鹿塞是汉代 的军事要塞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境内地处狼山西端扼守着哈隆格乃峡谷出入口据说汉代朔方郡的窳(yǔ)浑县就在这里(摄影邢皓)你今天看到的鸡鹿塞遗址万里荒凉四周一片戈壁(摄影
邢皓)而在汉代它却是肥沃的垦区昭君远嫁匈奴携带的大量粮食需要从边塞就近征集因此汉朝选择了离当时的粮食大产区乌兰布和很近的鸡鹿塞(摄影
邢皓)
巴彦淖尔是走西口的尽头
王同春之前晋陕冀百姓走西口的理想目的地是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呼和浩特和位于富庶的土默川的交通要道包头王同春开挖八大干渠之后后套变成了真正意义的粮仓后套成为了“走西口”大军的最终汇聚之所(摄影段忆河)年以后后套地区来自于“走西口”的人占到了人口总数的90%以上“走西口”彻底改变了河套人的血缘结构和文化认同
(摄影
刘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