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巴彦县 > 巴彦县古人 > 优秀导游词推送第四篇巴彦呼硕草原旅游景

优秀导游词推送第四篇巴彦呼硕草原旅游景

发布时间:2020/8/6 10:09:49

巴彦呼硕草原旅游景区

吴红颖

今天下午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巴彦呼硕旅游景区。巴彦呼硕旅游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坐落于鄂温克族自治旗东南部,背着神奇的巴彦呼硕敖包,俯瞰着波光粼粼的伊敏河,背山面水,更是极妙的风水宝地。“巴彦呼硕”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岗”,巴彦呼硕景区是呼伦贝尔 代表性的草原景区,景区始建于年,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由核心区,观光景区,敖包朝拜区,蒙古包餐饮区,蒙古包住宿区,休闲区,项目活动区组成。

巴彦呼硕旅游景区得名于巴彦呼硕敖包。“敖包”蒙古语“堆子”的意思,就是人工堆积的石堆或土堆,敖包最初是道路和边界的标志,起着指路、辨别方向和划分行政区域的作用,后来逐步演变为祭神和祈福的地方。敖包的祭台总是朝向南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热烈的祭祀活动,而巴彦呼硕敖包呢,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它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最早的官祭敖包。年,从岭东过来的布特哈八旗在呼伦贝尔修建了呼伦贝尔城,成立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巴彦呼硕敖包就是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的专用祭祀敖包。巴彦呼硕敖包沿袭传统敖包的形式修建;一个主敖包,12个小敖包,13个手工铜顶,原始的石供桌,用石头摆成的石香炉,没有一处不透出古老的敖包祭祀文化。每年农历5月13日在巴彦呼硕都会有喇嘛主持祭祀敖包,称“敖包会”。这一天我们附近草原上的人们就会杀牛宰羊,携带哈达美酒等赶来巴彦呼硕敖包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过后会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娱乐活动,活动进行中也会有青年男女 出去登高游玩,互诉衷肠。

新 部草原题材的影片《草原上的人们》就是在巴彦呼硕拍摄的。电影拍摄很顺利,主题曲却迟迟没有着落,一天,编剧玛拉沁夫和海默先生在巴彦呼硕敖包下看见了一对正在约会的男女,顿时来了灵感,挥笔写下《敖包相会》这首歌。通福先生为之谱曲。《敖包相会》从这里唱遍大江南北,敖包文化从这里扬名。小说原作者马拉沁夫先生在巴彦呼硕敖包石碑上题写了“天下 敖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赫先生也为巴彦呼硕敖包题写了“灵光”二字。

这里是呼伦贝尔打造的蒙古族风情体验地,是草原观光与蒙古族游牧文化风俗体验区,依据民族特点在区内安置了数户过着传统游牧生活的牧民家庭,饲养一定数量的牛、马、羊,骆驼等,在景区内一定区域的草地上放牧。保持着天然的草原特色和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游客可以骑马,骆驼和坐勒勒车到牧民家中拜访,与牧民一起就餐,就寝同牧民一起体验淳朴民俗,民风。发源于大兴安岭蘑菇山北麓的伊敏河纵贯鄂温克族自治旗,好似飞龙围绕巴彦呼硕敖包而过,像一条银色的彩带飘洒在碧绿无垠的草地上,为巴彦呼硕旅游景区更添秀丽风采。草原的夜色美不胜收,星星在深蓝的天空中璀璨如美钻,仰卧在草地上,让您重新体验生命的味道,这将是您永生难忘的经历,因为这样的夜空是草原独有的!

景区内还设有马队迎宾,敬酒献歌,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活动项目,在这里您会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辽阔胸怀,您会体验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武彪悍,要是自己能够参与其中,仿佛就是真正生活在这里的蒙古小伙和姑娘。

我们在游览过程中一定要入乡随俗,尊重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保护好个人人身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放松自己,尽情享受草原的独特魅力。

注:本导游词版权为作者本人所有,仅供各位旅游同仁讲解参考之用。若用于其他商业用途请联系作者本人。否则我方不排除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的可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yanzx.com/byxgr/725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