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网上不断流传玉米又出事了,到底怎么回事?地都种完了,难道还有不利的地方吗?
玉米这两年可谓是大改革不断,每一次改革都让咱农民心肝直跳,不知道又要有啥变化,关键还是怕越变钱赚的越少。
带着疑问,编者查阅了资料,问了相关人员。说玉米出大事了,源于一次会议,源于几篇农业 在前不久,中央开了一次会,玉米又被点名了。这回又说的是什么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说说:
年,玉米继续调减,累计调减总量达到万亩。这也意味着,我国北方“镰刀弯”地区等非优势主产区,继续调减了万亩种植面积。
玉米减少后,怎么办?种什么?
许多人还在为什么玉米价跌抱怨,而另一些人则开始 农业一大安全就是粮食安全。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首次回落,减少亿斤,其中大部分是玉米减少造成的。那在玉米减少后,如何保证粮食安全?
1.发展可代替玉米的作物,比如大豆,杂粮、马铃薯等。同时,政策方面也会稳定稻谷、小麦的种植面积。
2.但并不是说玉米就一点不能种了,优势产区的玉米是可以继续种植的,但要注意质量和产量。这方面的补贴也将继续有。
3.规模种植的朋友千万注意,一是规模适度,没有上过的项目不要盲目大面积上;二是提高规模经营的效率和质量,保质保量才能说话。规模经营的补贴力度今年会加大。
要考虑产业调整。什么是产业调整?比如,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后,相应带动了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而由此带动整个加工业的发展。
也就是说不再是单一的一产种植,而是从一产发展到二产、三产,也就是国家特别重点 这方面从政策上将会有很大发展推动力,而从空间上来讲也有很大潜力。
要提高经营能力。这里说的经营能力,而不是种植能力。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集约化、综合化,单纯的种养很少,产业链都要综合发展。这样一来,就要求经营主体不光要有生产能力,而且要具备经营能力。
就拿合作社来说,单纯从事种养未来发展空间就很小,甚至有被淘汰的风险。所以你要去做产业链延伸,把产业链做起来,才有竞争力。
那么,该如何避免损失,获得盈利呢?
一是全面了解国家政策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不光要知道政策是什么,还要弄懂为什么下发这样的政策?历史背景是什么?这样就更能明白政策的真正用意。比如,国家调减玉米从前年就开始,很多人到现在才知道,当然就受到损失了。
二是要及时调整选择盈利能力高的项目。农业项目有很多,如何选择?怎么经营是关键。
三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新的模式。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不一样,需要去经营,需要靠模式。那么从哪儿来?就要靠不断学习。